EN
工具组套
工具组套创新大赛人物故事 张建勇:钻研探索无线电技术点亮科学技术创新未来之光

时间: 2023-11-27 13:52:12 |   作者: 工具组套

  张建勇,1979年全国青少年科技作品展览无线电成人组二等奖获得者,曾担任首届湖北省公安县电子学会理事长、湖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金会理事、湖北省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理事等职务。

  张建勇第一次接触无线电是在老家乡镇上的卫生院。卫生院里一位聪明好学、思想新潮的年轻医生成为了他的无线岁的张建勇发现医生正在摆弄一个盒子,两只耳朵还戴着东西,顿时产生了好奇。医生看到了眼睛直勾勾盯着盒子的张建勇,便将一只耳朵戴的东西取下给他戴上。张建勇听到里面有马的嘶鸣声,还有人的歌声和说话声,这让他感到十分惊讶。医生告诉他,这是一种无线电接收装置,叫做矿石收音机,它的检波信号用的是一种矿石材料。矿石与金属丝碰触会产生检波作用,把无线电波中的音频信号“检”出,音频信号又通过耳机传入我们的耳朵,形成我们所听到的声音。

  从此,能装入各种声音的“无线电”就在年幼的张建勇心中留下了深深的记忆。读高一时,他制作出全县唯一一台仅有2个香烟盒大小的七晶体管超外差式收音机。校长在全校课间操时间向师生们介绍这台收音机,并表示当时县里有关部门统一配发的收音机是五晶体管收音机,体积大,需要用4节2号电池6伏供电,而张建勇制作的七晶体管收音机体积只有其四分之一,只需要用2节5号电池1.5/1.5双向供电,持续收听的时间比五晶体管收音机还要长。

  校长的肯定与鼓励给了张建勇极大的信心,之后的数十年,他在求学时、工作中,无论有多艰辛和坎坷,都保持着对无线

  随着无线电技术和制作水准不断提高,张建勇在高中时慢慢的变成了县第一中学校办工厂面向社会进行无线电维修服务的骨干。高中毕业后,他作为知青下乡,在民兵冬训时发现,进行实弹射击打靶训练的过程中,实弹射击需要人工报靶,过程很繁琐,并且还存在误报或误伤报靶人员的安全风险,于是他想研制一种自动报靶器,能够准确无误地自动报告打中的靶数。由于缺乏参考资料和仪器设施,时间又紧迫,研发过程面临着两大困难。一是当时的靶板是用铁皮做的,在南方潮湿的环境下很容易受潮生锈,子弹穿过靶板的瞬间容易接触不良,导致脉冲错误,不能正确识别弹着点的方向和环数。二是每次制作靶板时都需要用剪刀把铁皮裁剪成非常标准的形状,不能有丝毫偏差,否则也不能够实现准确报靶,十分费时费力。

  经过反复探寻、思考,张建勇想到有一种俗称为“马粪纸”的纸板可拿来做底板,而废旧电池的碳棒能够导电,可以将碳粉涂在纸面上形成导电体。找好基材后,张建勇又广泛征寻到一种俗称为“水玻璃”的粘结剂。他将这三种材料巧妙组合在一起,经过无数次配比试验,终于成功试制出一种新式纸质靶板,不仅减轻了重量,降低了成本,还提高了子弹穿过靶板瞬间产生电脉冲的灵敏度和使用效率。

  可是,当尝试将纸质靶板与经金属靶板试验成功的电路进行匹配的时候,难题又出现了。因为金属的导电性能很强,相对金属而言,创新使用碳粉胶合体制作的纸质靶板的电阻值非常高。因此,这个电路必须重新做调整,以提高电路的灵敏度和稳定能力。但灵敏度提高了以后,电路的稳定性就会降低,这又是一个新的矛盾。未解决这个问题,张建勇进行了数十次的匹配试验,对电路重新修改、调试,到试验场亲自进行多种子弹、枪型的实弹射击检验。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过数千发子弹试验检测后,终于获得成功。

  1981年起,张建勇结合中学生课堂教育和青少年的自学特征及需求,充分运用自己多年钻研的无线电知识,用实际行动开始了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他独辟蹊径,花费一年多的业余时间,设计出了一套功能强大的电子实验电路,开创了“电子积木电路”的先河。这套“电子积木电路”仅用28个常用无线余种由简到繁、十分有趣的电子实验。一经推出,这套“电子积木电路”在全国中小学校园内迅速刮起了“中学物理第二课堂电子实验风”。大专院校和中高职校有关专业也将这套材料引入“动手制作”和辅导实验课程,旨在激发广大青少年学习电子技术的兴趣。

  数十年来,笃行如一。张建勇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都从始至终坚持电子技术业余学习和研究,充分的利用电子技术方面的专业相关知识撰写科普文章,在《无线电》《电气时代》《家电应用技术》等全国9种电子技术刊物发表,还多次为学校及其他单位、部门青年主题活动作科普、科辅和励志讲座,被评为湖北省优秀青少年科技辅导员。

  从一名业余电子爱好者成长为湖北省优秀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张建勇对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深有体会:“青少年想要进行科学技术创新,光有兴趣不行,还要有好的老师和培养环境。科技培训、科技辅导、科学普及都很重要。科技辅导员需要有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这样才可以从众多青少年科技爱好者当中,培养和发现更多更优秀的科学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