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品展示
产品展示一家三口“科特派” 神剪裁出“花果山”

时间: 2023-12-14 18:05:32 |   作者: 产品展示

  王宏,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苹果栽培研究室主任、研究员,2007年任义县科技副县长。作为一名科技工作人员,他凭着一种执着,在辽西大地坚守十六载,默默播撒科技种子,助力义县果业发展壮大。果农年收入由当初的几百元跃升至几万元,8万亩荒山变“金山”,栽满早金酥梨,40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靠果业精准脱贫。因工作出色,他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和“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等众多荣誉。在王宏的带动下,同样是搞果树研究专业的妻子和儿子也成为了“科特派”,家人变“战友”,就连家里微信群名称都改成了“果树业务群”……

  走上山坡,漫山早金酥梨树,花开似雪。4月21日,王宏又一次来到义县地藏寺满族乡烧锅村低保户关振先的果园,查看果树开花情况。青山之上,春光明媚,枝头的花朵、园主的笑脸,一齐绽放在盈满清香的空气中,眼前这一幕,对王宏来说再熟悉不过,过去十多年间,他曾无数次奔波于义县16个乡镇,凡是有果树生长的地方,都有他留下的足迹,洒下的汗水,结下的深情。

  3月中旬的时候,辽西大地还未见一丝新绿。16日上午,两辆大巴车缓缓驶入义县张家堡镇宝林村,近百名来自绥中县琳柠果业专业合作社的果农陆续走下车,寂静的小山村一下热闹起来。“这都是我们的社员,特意过来参观果树修剪的。”合作社理事长康宁说。

  “过去咱到外面学,现在外面到咱这儿学了。”辽宁省义县果树科技特派团团长、省果树研究所研究员王宏语带欣慰,脸露自豪。挂职科技副县长16年间,他目睹了义县果树产业从“昨天”到“今天”的沧桑巨变。

  “果树种植水平比辽南地区落后了二三十年,果农们沿用传统‘老把式’修剪果树,结果量少,品质也低,根本卖不上价,一年到头只能赚几百块钱。”王宏感叹道。2007年刚到义县从事科技扶贫工作,他就做了一番调研,当地“六山一水三分田”,很适合发展果树产业,自己的专业不正好派上用场吗?

  山村闭塞,思想落后,有的果园竟然间种玉米,根本谈不上管理。咋整?着急的他,忍不住动手示范,没承想竟遭到果农。

  “我每次下乡都随身带把果树剪刀,看到树形不好的,就给修剪几下。但人家不乐意,怕你给树剪坏了。”那阵子,王宏很郁闷。

  几番碰壁之后,他意识到,光靠说行不通,磨破嘴,不如跑断腿。想要果农转变观念,接受新技术,得先打开他们的视野。于是他多次分批带领果农走出去,到辽南大石桥等地参观果树示范园。“看到差距,发现不足,才能改进。”王宏决定改变打法。

  “第一次果树修剪技术培养和训练,我把地点选在义县东部山区的报恩寺村,因为这里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果树村,有种果树的传统。”提起如何打破当地的“技术封锁”,王宏描述起来绘声绘色。

  现场修剪完一棵树,有果农说,这树剪太狠了,大枝儿没剩几个,一定活不成。见果农不认可,王宏当场放话:“那咱来比赛,打擂台!”他提出跟村里公认的技术能手比,如果自己输了,不仅拜他为师,还十倍赔付损失。

  这下,果农热情上来了。王宏至今还记得,那天他修剪的果树被嘲笑为“光杆树”,修剪方法备受质疑。但等到了秋天,那排“光杆树”格外的争脸,硕果满枝,苹果个头大、品质好。这下,村里技术能手服了。那年冬天,全村果农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排队来请他修剪果树。

  取得果农信任后,王宏趁热打铁,开始陆续在当地推广苹果套袋、大苗假植、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仅套袋一项技术,就为义县果业每年新增效益上亿元。

  “一项技术再好,果农看不见效果就不会用。”王宏说,当初为了让果农不投入就能见着效益,他特地给报恩寺村免费发放了3万个苹果套袋,却都被扔进灶坑烧火了。只有一户出于好奇,试用了90个。结果,这90个套袋苹果,让果农见识了科技力量,秋收时节,套袋苹果表皮光滑,个头超大,一斤多卖出2元钱。

  眼见为实。第二年,全村果农争相套袋。现在,村里每年套袋5000万个,增收1500万至2000万元,在报恩寺村示范带动下,苹果套袋技术在义县迅速推广。

  “义县有果树的地方,基本上走遍了。”王宏笑说。因为常年行走乡间,全县果农都认识他。

  一次,义县主要领导下乡调研,问大家有什么需求,一位果农回道:“我们应该拿剪刀的县长。”这份认可,每被提及,王宏都打心眼里感到自豪。

  义县城关街道关家屯村有个大宝果园,园里种植的10亩早金酥梨树在王宏的技术指导下,管理得井井有条。去年果子一下树,就卖了个精光。

  “今年花芽又不错,你瞅瞅,这全是花。”张清宝指着一棵长满花芽的果树枝条问王宏:“就咱哥俩说,这枝儿留几个果?”

  61岁的张清宝种植早金酥梨树有9个年头了。去年,果园大丰收,有一棵树结了200斤果,最大的梨重达1斤,果农纷纷称奇。“看今年这花芽长势,又是一个丰收年。”老哥俩唠嗑时由衷喜悦。

  早金酥梨,8月成熟,是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用早酥梨和金水酥梨杂交育成的新品种梨果,个大汁多、甜脆无渣、口感极好。凭着一种职业直觉,王宏认为这个品种很适合义县栽种。2012年,抱着尝试的态度,他将500株梨树苗带到义县,开始慢慢地推广栽植,没想到这一试,试出了一片产业。十年间,义县8万亩荒山变“金山”,当地果农尝到了新品种带来的甜头。

  农业科研工作,无论培育新品种还是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没个十年二十年,见不到成果。王宏坦言:“你让果农拿出地来,去种一个陌生品种,很难。因为果树不像大地作物,当年就能收获,果树栽下去,三年才能结果。栽了能不能活?结的果品质好不好?能不能卖得出去?这些都是未知数,充满不确定性,没人愿意冒这个险。” 为了不让农户受损失,最初那500棵梨树苗,他分给了4家,只一家成功了。

  王宏总结早金酥梨在义县的推广,主要分三步:第一步,改变农户的思维;第二步,到外地参观学习;第三步,建示范园,举办培训班。这看似简单的三步,每一步走过来都不容易,光是带果农参观学习,就得花费三四年工夫。

  而且,果树不是种下去了、结果了就完事了。2015年以后,梨树陆续有产量了,刚开始结果量少,可以就地消化,随着树龄增长,产量逐年增多。“头道河镇发展扶贫产业,栽了上千亩早金酥梨,产量达50万斤。这些果如果卖不出去,不仅新品种推广工作前功尽弃,还会极度影响农民脱贫致富。”王宏深感如芒在背。

  2021年,他从“田间”转战“直播间”,开始为销售奔波。县长带货,推广义县果品;联系邮政部门,让果农享受快递惠农政策。大宝果园通过邮政快递,把果子卖到了全国各地。那年,在驻村“”的大力配合下,义县早金酥梨迅速打开市场,因为“果皮更薄、色泽更好、甜度更高”,深受市场欢迎。

  “卖得好,新品种推广才算成功了。” 王宏感慨,直到去年义县早金酥梨被抢购一空,他才如释重负。

  “作为科技工作人员,不应受专业局限,而应秉持因地制宜的理念,推广适合当地发展的新品种。”对于苹果专家为啥推广梨树新品种,王宏认为,凡是有利于产业高质量发展、果农增收的,就是他该干的。

  从2008年起,他先后为义县引进岳阳红苹果、岳华苹果,早金酥梨、南红梨等优质果树新品种,并通过推广省力化果树栽培技术,提升果品市场竞争力。

  在“科技雨露”滋养下,义县慢慢地发展成为辽宁省寒富苹果生产基地示范县、全国早金酥梨生产示范县,名优果品在全国评比中屡获大奖,果农年收入也由当初的几百元跃升至几万元。

  王宏,既是义县科技副县长,又是义县果树科技特派团团长。这两个身份,他看起来不像,干起来像样。

  “你看不出来他是城里人,咋看都是个地道的老农民。”七里河镇育新村果农陈公印,说线多棵寒富苹果树长在山坡上,老两口管理不过来,每到冬剪时节,王宏都过来帮忙。

  走上山坡,就见果农修剪队在忙活。带队的是报恩寺村老支书巩凤龙。“老巩,挺能干啊,自己家剪完了,就出来忙活,注意点儿自己的身体。”每见老支书,两人都会互相调侃。

  要说义县第一个修剪专业队,还是王宏在报恩寺村组建的。“当时就觉着一把剪刀不够用,发挥作用太有限”,于是他开始着手培养技术人才。十多年间,先后为当地培养了300多名果树技术骨干人才,100多名修剪能手,选送500多名果农到涉农院校和研究所学习深造,组建了5支修剪专业队,一批带不走的“本土专家”在义县成长起来,有了人才,青山绿了,收入火了。

  妻子于辉,任教于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早在2010年,她就利用寒暑假去义县参加科技服务,近几年正式成为一名助力乡村振兴的科技特派员。“过去我是家里的贤内助,现在我们是并肩战斗的战友。”她笑言。

  性格爽朗的背后,是多年的付出和坚忍。王宏在义县期间,于辉身患癌症并先后经历两次车祸,坚强乐观的她不仅挺了过来,还精力十足地投身“科特派”。

  去年夏天,记者跟随义县果树科技特派团下乡采访,才发现特派团成员王颖达竟然是他们的儿子,1990年出生的王颖达毅然接过父辈的“接力棒”,成为一名青年科技特派员。

  “我们一家三口没事就探讨果树,微信群名称都改成了‘果树业务群’。”于辉和王宏是大学同学,因果树结缘,携手半生,也因为对果树的热爱投身于科技推广事业中。

  “你跟他一起下乡,两头不见亮。”共事20多年,省果树所苹果研究室研究员于年文用“工作狂”形容起早贪黑的王宏。

  常年在义县16个乡镇奔波,于严寒中剪枝,王宏早已冻寒了双腿。“每年冬天他都嚷着买新棉裤,一开始我没当回事,后来才意识到他这是腿寒了。”言及此,于辉不禁哽咽,眼中泛起泪花。

  “农业科技工作人员,唯有走进田间地头、扎根泥土,才能体会到农民真正要说明,才能知晓我们该为他们提供什么。”王宏表示,这样的一个过程虽很辛苦,但成果甘甜,值得献身。

  凭着这样一种精神,王宏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等众多荣誉。

  今年6月,王宏即将退休,但他仍旧埋头苦干,马不停蹄到各地查看果树修剪反应、花芽数量、苗木长势……

  记者想起去年夏天时候,看着漫山的果树枝繁叶茂,王宏站在报恩寺村山坡上言自语地说:“以前哪有这么多树呀!”说话时,他眼中有欣慰,也有不舍。

  在义县挂职五年期满,王宏本打算回省农科院果树所。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得知消息的果农纷纷跑来苦苦挽留。看着朴实的果农,王宏大为感动。这是一种肯定,一种信任,更是一种期待,他不忍也不能辜负。王宏立即向省农科院申请,续签了挂职协议。16年间,义县政府领导换了好几茬,而他却一直手握剪刀和当地果农干在一处。

  一次,王宏从一乡赶往另一镇,途中饿了,到路边一家小店点了一斤饺子吃,当他想要一碗饺子汤时,服务员说:“这老头,吃饺子还要汤。”那年王宏刚过50岁,他说第一次被叫“老头”心里当然抵触,不过照了镜子,看见自己被晒得像卤蛋似的脸和一身脏兮兮的迷彩服,觉得“老头”这词用在自己身上没毛病。

  农业科技工作人员要与农民打交道,就得入乡随俗。若是高高在上,新技术就推广不下去。在王宏看来,果树科技推广工作最难的就是转变果农观念,要取得信任就得真刀实枪地干、真情实意地付出,光摆架子肯定不行。

  王宏的研究方向是苹果,但他推广新品种并不受专业和院所局限,出于一份责任、一种热爱,他将适合的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到义县西部山区,曾经最贫困,荒山荒坡最多的地方,如今结满了“致富果”。果农丰收,他比果农还高兴。

  “咱义县的果比别地儿好吃。”“咱义县现在的果树管理上的水准绝对一流。”采访中,类似的话时不时在王宏嘴里说出来,除了由衷的喜悦与自豪之外,更多的是他对这片土地难以割舍的深情厚意。

  科技特派员(简称“科特派”),是指经地方党委和政府按照一定程序选派,围绕解决“三农”问题和农民看病难问题,按照市场需求和农民实际要,从事科技成果转化、优势特色产业开发、农业科学技术园区和产业化基地建设以及医疗卫生服务的专业方面技术人员。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